据了解,“十三五”期间汾酒主要经济指标为:两个200亿元、两个翻番,即营业收入、资产突破200亿元,白酒销售收入、集团利润翻番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汾酒持续加强品牌规范、品牌整顿和品牌建设,优化“1+2+N”品牌结构(即汾酒+竹叶青、杏花村+个性品牌)。同时,汾酒还将按照国资委统一部署,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,积极推进股权多元化改革。

会上,汾酒集团董事长李秋溪作重要讲话,阐述了汾酒集团“十二五”发展规划完成情况和“十三五”发展规划主题及编制过程。

汾酒五年成绩单:总营收超562亿元,利润总额超138亿元

李秋溪指出,“十二五”期间,汾酒确定了八大经济指标、五大产业目标、两项风险和投融资目标,除原酒生产、山西商务中心建设、白酒资源整合等工作尚未完成外,其余指标均提前实现了预定目标。其中:总资产指标达到106.2亿元,比2010年增长110.46%。五年规划期内,实现营业总收入562.41亿元,完成目标的148%;利税总额138.36亿元,完成目标的100.26%;利润总额54.74亿元,完成目标的155.07%。规划期内,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132亿元,是2010年的2.45倍; 2012年实现利税41.1亿元,是2010年的2.09倍,实现利润18.67亿元,是2010年的1.97倍。

“总体来看,“十二五”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基本实现,企业总体发展状况良好。”李秋曦指出。

产业调整下“汾式”转型成效显著

进入2012年以后,白酒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,作为国内白酒行业一线企业的代表,汾酒也探索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创新之路,在转型中调整,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。

对于“十二五”“汾式”创新,李秋溪表示,一是白酒行业构建了独具特色的“中国酒魂”信仰理论体系,形成了汾酒发展新思维,为汾酒中长期健康发展奠定了方向。二是创新营销理念,改革体制机制,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、营销为龙头的企业管理模式。三是企业管理迈上新台阶,母子公司关系明确理顺,对标管理逐步实施,人才队伍建设有效推进,科研创新能力显著提升,食品安全内控率先采用国际标准,建立了产品质量追溯体系,达到行业领先水平。四是产能实现规模化,装备机械化、自动化取得突破,打造出全国一流的保健酒生产基地和现代化白酒生产物流基地,产业链建设初具规模。 五是产融文融合迈出实质性步伐,汾酒集团入股商业银行,成为交城农商行第一大股东,成功竞标CBA球队,建立专业化运营的球队。六是员工工作生活环境不断改善,员工收入和子女就业率不断提高,幸福指数持续提升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在各类酒业企业总结中,李秋熙提到的第五、第六项任务,很少有企业提及,尤其是员工幸福指数,汾酒是唯一一家将此类指标放到企业发展上去的,其负责任的大型国有企业、团结员工共同发展的好企业的形象跃然纸上。

汾酒“十三五”技术路线图曝光:三大板块、六大板块

李秋溪说,汾酒“十三五”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于2015年5月18日正式启动,从2015年5月18日正式启动到今天讨论稿形成,历时近七个月,修改了三稿六版。我们访谈了22位助理级以上领导、职能部门、生产部门负责人,召开4次专题会议30人,召开2次头脑风暴会10人,发放调查问卷80份,并通过张贴海报、OA网络公示等方式在全公司范围内公开征集意见建议,收到有效建议70余条。在广泛征求全体干部职工意见建议的基础上,尽可能地吸收吸收。 三稿经过集团总经理办公会两次研究讨论后,2015年12月11日,党政联席会议集体审议并原则通过了“十三五”发展规划(讨论稿)。之后,我亲自主持召开了生产、驻地兼并、营销、管理等四次专题座谈会,基本覆盖了所有处级干部。12日,组织召开了集团公司班子成员专题座谈会,每位班子成员都作了半小时发言,解读思路,交流心得体会。

从报告结构上看,“十三五”规划主要分为三篇六部分。第一部分阐述规划背景及发展基础分析。具体包括“规划背景”和“发展基础分析”两部分。第二部分阐述发展战略及指导思想、公司发展目标。具体包括“发展战略及指导思想”和“公司发展目标”两部分。第三部分阐述发展调整重点及实施方案、保障措施及建议。具体包括“发展调整重点及实施方案”、“保障措施及建议”和“政策建议”三部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