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春节档到现在,票房已超53亿的电影《你好,李焕英》,在勾起大家对亲情的感悟的同时,也让人对过去国企里的小社区式生活有了不一样的感受。中老年观众体验了那个年代,很有代入感,年轻人则充满新鲜和好奇。电影里李焕英和厂里工友们打排球的激情戏,正是当时国企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。

记者走访了浙江省的两家大型国企,杭州锅炉厂足球队和嘉兴丝织厂篮球队当时都十分火爆,当事人说起球场上的那些往事,言语中还是掩不住的自豪与怀念。

所有美好的回忆

一切始于一张旧照片

虽然嘉兴丝绸厂在2002年以“破产重整”的形式整体改制后退出了历史舞台,但它依然承载着一代人的记忆,特别是那支创造辉煌的甲A篮球队的记忆。

嘉兴丝厂篮球队的具体开始时间已不得而知,但从一张保存下来的1949年6月19日的照片可以看出,当时丝厂的篮球队已经相当正规。

这张照片是红梅队与建光队友谊赛时的合影,红梅队是丝纺厂的篮球队,“红梅”是丝纺厂主打产品丝绸的注册商标名。

嘉兴市篮球协会原常务副秘书长胡培荣告诉记者:“长期以来,嘉兴市所有企业中,实力最强的就是嘉兴丝织厂,一个厂队就能代表嘉兴参加省级比赛。”

杭州锅炉厂,始建于1955年,曾是我国六大锅炉制造企业之一,自2001年起历经数次改制,才有了如今的样子,公司地址也正式从和平会展中心后面搬迁到了江干区丁桥镇。

和嘉兴丝绸厂一样,杭州锅炉厂也很早就组建了自己的足球队,最早出现球员的是在1959年浙江省足球队参加第一届全运会的合影中,杭州锅炉厂就是队中两名球员,分别是王国俊和张福涛。

杭州锅炉厂队在1980年开始举办的杭州市最高水平的业余足球锦标赛“西湖杯”上,连续九次夺冠,直到第十次在决赛中落败。

当时的大型国有企业

也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

就像电影《你好,李焕英》里那样,每次厂里有足球比赛,一定会吸引全厂人的目光。当年的杭州锅炉厂、嘉兴丝织厂,也一样热闹,犹如过节一样。

当时,能进杭州锅炉厂、嘉兴丝厂上班,对于普通百姓来说,已经是不错的选择。杭州锅炉厂的老队员们掰着手指头算着,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刚进厂时,月薪三十多元,后来月薪涨到六十多元,也算是不错的收入了。嘉兴丝厂的拦车工如果能达到各项指标,夜班工资加上补贴,一个月就有八十多元,足够养活一家人了,相当可观。

在这些大型国企里,如果有体育方面有一技之长的球员,那就更加特殊了。这些球员参加比赛就是为了给厂里争光,自然是厂里的宠儿。杭州锅炉厂队的前门将单金康告诉记者,有一次比赛任务紧急,他的孩子刚出生,家里没人照顾,厂里特意和他妻子所在的单位协调,把他的妻子借出去照顾孩子一个月,工资由锅炉厂发,让他安心踢球。

规模大、资产雄厚的国有企业,也可以为球队提供合适的日常训练、比赛场地。

杭州锅炉厂拥有当时杭州为数不多的足球场,这块场地比常规尺寸略小,平时用作仓库,踢球时,地面平坦,场上有些许草地,很少见。虽然不需要过多维护,但至少增加了踢球的舒适度。

嘉兴丝绸厂不仅拥有嘉兴市为数不多的水泥灯光篮球场,还在1991年建成了当时嘉兴市唯一的室内体育馆,就连前来打表演赛的中国男篮队员看到后都惊呼:“嘉兴从来没有过这么大的室内体育馆。我从来没有在工厂里看到过条件这么好的室内篮球场。”

现在的运动氛围和过去国企时代完全不一样了,场馆、项目、器材等等更加多样化,更加个性化,但不变的是,运动总是能给你带来乐趣,这种乐趣在很多年以后,我还能时不时地想起。

就如同这些已步入老年的前辈,手捧黑白照片,回忆球场上的激情岁月,他们依然如年轻时般充满活力。

篮球是嘉兴丝绸厂最重要的课外活动。

比赛期间,人潮涌动,女工们手拿饭盒追逐星星

《篮球燃烧的岁月》_篮球燃烧的岁月_燃烧的篮球

1949年6月19日丝织厂篮球队赛前合影。

大V“丑吴头”吴来根一直在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上更新对嘉兴的回忆,每次都引起很多人的共鸣。在他发布的数十条“回忆”中,有好几篇都与嘉兴丝绸厂及其篮球队有关。

作为一名丝纺厂子弟,他和记者找到了几位曾经为该队效力过的老将,在球场上聆听他们讲述过去的故事。

拿着饭盒,看厂里最帅的“小伙子”打篮球

吴来庚今年58岁,他的母亲和很多亲戚都是丝纺厂的工人,他小时候经历的很多事情都发生在丝纺厂。“那是一个底蕴很深厚的工厂,有学校、医院、托儿所、儿童招待所,就像一个小社区。”

篮球是丝纺厂工人们日常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,那时候娱乐活动并不多,每当厂里有篮球比赛的时候,球场周围都会围满人山人海,没抢到前排座位的只能搬个板凳站着,边看边喊,“一年有好几次,精彩程度不亚于CBA。”

吴来根那时还是个孩子,有时工厂管理很严,他就会翻墙、偷偷溜进去看比赛。“那时候看篮球比赛,有机会在体育场旁边的食堂买大白馒头,所以看比赛前总会很兴奋,今天又有大白馒头吃。”

当时,篮球场边不仅能看到身穿白色工作围裙的女工,还有不少手拿午餐盒在场边观看比赛的工人。“比赛大约在晚上五点半或六点开始。当时是三班制,轮班的男女工人们会利用半小时的晚餐时间,一边吃饭一边看比赛。那场景相当有趣。”

吴来根还向记者透露,当时的队员们,确实是厂里最顶尖的青年才俊,收入不错,工作稳定,身材高挑,长相帅气。当时都说在丝织厂打篮球的男生,娶媳妇绝对没问题。根本不用组织啦啦队,大家都会自发前来。

燃烧的篮球_《篮球燃烧的岁月》_篮球燃烧的岁月

篮球队在丝纺厂门口合影。

会打球的大毛

成为工厂关注的焦点

丝织厂篮球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在嘉兴篮球圈小有名气,后来在旗舰人物许牧默的带领下,长期蝉联嘉兴企业篮球冠军。

关于许牧默,人们知之甚少,但只要提到“大毛”,在嘉兴篮球界就赫赫有名。他并非篮球专业的学生,​​而是嘉兴技工学院的学生,1961年毕业后就来到丝绸厂,身高1米8,身体素质好,入选篮球队。

每场比赛,在整个厂区里回荡着的欢呼声和加油声中,最常见、最响亮的喊声就是“大毛!两分!”这样的喊声几乎从始至终持续不断。

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,“大毛”带领的丝绸厂男子篮球队多次夺得嘉兴市工人篮球锦标赛冠军,他和队友还代表嘉兴县队参加过嘉兴地区篮球比赛,入选过地区队,参加过浙江省体育篮球比赛,荣获第二名。

篮球场外,“大毛”还擅长经商,担任过一家丝纺厂的负责人。后来球队的许多主力队员,无论男女篮队员,都是他从各地招募来的。

嘉兴市篮协成立时,他被推选为第一任副主席兼秘书长,是嘉兴篮球的领军人物。

他的队友、又名“象鼻头”的王云翔向记者讲述了不少“大毛”的故事。王云翔也是一名老“丝纺工”,从奶奶那一代开始,家里就有不少人在丝纺厂工作。他调到丝纺厂后,凭借出色的身体素质,迅速成为厂足球队、乒乓球队、篮球队的主力队员。

退休后的王云祥不忘丝纺厂的老同事,经常组织聚会,大家坐在一起喝茶、吃饭。

他还收集了不少有关丝织厂篮球队的宝贵资料,为此老王被退休职工私下戏称为“丝织厂退休办主任”,这次还将自己珍藏的许多照片和篮球搬到丝织厂,老王一出来,对丝织厂了如指掌。

丝绸厂也有“丛雪地”

嘉兴无敌

由于厂里女职工较多,尽管当时女子篮球还不是普及运动,但丝纺厂女子篮球队仍然打得十分卖力。

篮球燃烧的岁月_《篮球燃烧的岁月》_燃烧的篮球

这也让丝织厂女篮不同于男篮,从成立至今,一直都是佼佼者。

《篮球燃烧的岁月》_篮球燃烧的岁月_燃烧的篮球

1975年,丝织厂女子篮球队参加浙江省工人篮球锦标赛。

20世纪70年代以前,嘉兴地区有女子篮球队的单位很少,每场比赛都要靠临时队员打,因此,丝织厂女子篮球队一直代表嘉兴地区参加省级比赛。

余晓燕1980年进厂,原在江苏省少年体校训练,9岁开始打篮球。由于祖籍在嘉兴,父母退休后也回到了家乡,余晓燕也跟着回了家乡。纺织厂女篮教练王云翔得知后,立即把她招进队里。“当时我就想找一个重视篮球的单位,让我可以继续打球,于是就一拍即合。”

余晓燕来到丝纺厂的时候,正是女篮的鼎盛时期,王云翔这样形容:“那时候嘉兴还没有女篮比赛,我们领先30多分,替补队员上场绰绰有余。”

外部战争并不激烈,但工厂内部战争却异常激烈,丝纺厂各车间之间每年的比赛,可以代表嘉兴女篮的最高水平,当时这家丝纺厂有3000名左右的工人,10个车间每个车间都能找出几个会打篮球的姑娘。“就算把车间的球队派到嘉兴去打,也能拿到前三名。”

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,丝绸厂每年都会组织车间之间的比赛,男女篮球队都有参赛,这已经成为了传统,当时,这种比赛夺冠是“全车间欢庆”的大事,车间工人会凑钱买鞭炮,燃放起来,仪式相当隆重。

王云祥还记得,有一次纺织部副部长来厂里视察。那天正好车间正在争夺冠亚军。领导在会议室里听到,很奇怪,“我们这边开会,那边放鞭炮干什么?这是怎么回事?”后来听说车间的工人们正在庆祝获得篮球冠军,这引起了领导的好奇:“那我也去看看。”

《篮球燃烧的岁月》_燃烧的篮球_篮球燃烧的岁月

1963年,丝织厂篮球队合影,前排左四为许牧默。

西湖杯九连冠

厂队成为杭州业余足球之王

日本民间足球队来杭挑战

篮球燃烧的岁月_燃烧的篮球_《篮球燃烧的岁月》

首届全运会浙江男足队中有两名杭锅队球员,分别是王国军(后排左一)和张福涛(中排左二)。

72岁的陈新华拿着一本浙江足球队建队50周年纪念册翻看,册子里的很多球员都曾在杭州锅炉厂足球队效力过。作为这些老队员的联络员,陈新华讲起杭州,四五十年前锅炉厂的故事随处可见。

“杭州锅炉厂足球队有一个传统。”陈新华在交谈中不断强调这句话。与他聊天后,记者对这句话也有了新的认识。

从全运会到省运会

还有来自杭州锅炉厂的球员

杭州锅炉厂足球队自始便与浙江省足球队结下了不解之缘,这不仅是因为1959年参加第一届全运会的浙江省足球队中就有两名杭州籍球员,杭州足球队也一直位居杭州市之巅,在西湖杯中九夺冠军,尽显王者风采。

《篮球燃烧的岁月》_篮球燃烧的岁月_燃烧的篮球

陈新华展示1974年省运会银牌。

1970年,21岁的陈新华从浙江足球队退役,去了杭州锅炉厂。出生在宁波的他,本可以回到家乡,但因为可以在杭州锅炉继续踢球,他选择留下来。

“我是第二代联络员,承接过去,连接未来。”陈新华从1959年参加全运会的两位老队员王国俊、张福涛手中接过班,一进杭锅,他就感受到了厂里浓厚的足球氛围。

“当时锅炉厂有足球场,有厂里的支持,企业足球文化浓厚,收入也不错。”陈新华还记得,锅炉厂里面除了球场,没有喷泉,只有草地,被称为“太阳广场”的红武林广场也是他们踢足球的主要基地。

除了厂里的比赛,能穿上球衣,代表厂里或者杭州市去比赛,也是很光荣的事情,80年代杭州锅炉厂作为基层队伍,代表杭州市参加过“芙蓉杯”全国职工竞赛,以及到上海参加的一些比赛。

1974年,陈新华率领杭州队闯入全省足球决赛,队内有7名队员来自杭州锅炉,可惜在只要打平就能夺冠的决赛中落败。

绿城主帅曾落户杭州郭

陈新华告诉记者,杭锅足球活动之所以能这么红火,除了得益于公司活跃的传承氛围,锅炉厂足球队老教练沈钟林在其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。

沈钟林年轻的时候是杭州工人足球队的优秀中后卫,1958年进入杭州锅炉厂,一直是厂队的主力,后来沈钟林成为锅炉厂足球队的教练、领队、杭州足球队的领队,还曾担任过杭州市足协副主席。

为了保证杭国足球队的实力,沈忠林一直有意识地从各方面吸收新鲜血液,从最老的队员王国俊、张福涛、蒋炳生、朱国宝、韩文德等人开始,陆续吸纳了一批批专业球员,球队退役球员也纷纷加入,保证了球队的实力。再加上杭州那些热爱足球活动的活跃人士,比如年轻的技校学生、学徒工,进厂工作后,都会积极参加足球队相关的比赛和活动,从而建立起非常好的企业足球文化。

曾担任浙江绿城主教练、预备队主教练、现主管俱乐部青训的沈奎,也是被杭州锅炉厂的企业足球文化所吸引。1989年浙江足球队解散后,他离开了专业队,到锅炉厂呆了两三年,之后又转战其他企业。1998年绿城足球俱乐部成立,沈奎来到绿城担任教练。

沈奎还记得在杭州锅炉厂踢球的日子:“我就不再当守门员了,踢前锋。那几年,锅炉厂已经有好几个从我们省队退役的老队员了,他们在杭州球技也很好。厂里的条件也好,让这些退役队员留在杭州继续踢球。那时候,离开专业队去锅炉厂,对我来说是一个更好的选择。”

沈奎还回忆起当时比赛的情景:“我在厂队的时候,一般都是正规训练,比赛开始的时候,场边锣鼓齐鸣,如同过年一样,很多人还组成啦啦队,为球队加油。加油,球队。那时候,踢好球在别人眼里,是特别光荣的事。”

篮球燃烧的岁月_《篮球燃烧的岁月》_燃烧的篮球

杭锅队员在首届西湖杯赛上合影。

西湖杯来之不易,输了却成了震惊全厂的大新闻

说到杭州锅炉厂足球队的表现,就不能不提到1980年杭州市“西湖杯”足球赛。

杭州锅炉厂一直有着良好的足球传统,过去每到休息时间,厂里的足球场上总是挤满了人,员工们一休息,就脱掉衣服跑过去,因此经常会组织比赛。

在参加“西湖杯”比赛之前,车间之间会有一个选拔赛,大的车间也会举行班间选拔赛,把最优秀的队员聚集起来进行训练,因为要参加比赛的人太多了,所以有好几个杭州锅炉厂以一队和二队参加了西湖杯。

比赛期间,厂里自发来了一批啦啦队,厂领导也来到现场加油助威,省足球队已退休的副队长冯正明也亲自参加了比赛。

从1980年开始,陈新华踢了3届西湖杯,随后退役。而1980年5月刚进厂的单金康,在杭锅队踢了10届“西湖杯”,40岁退役。很多球员都见证过杭锅的“九冠王”。

“其实杭氧、浙大也在招队员,竞争很激烈,但我们的水平一直很稳定。”九连冠之后,杭州锅炉厂在“西湖杯”夺冠不再引人关注。第十年,杭州锅炉厂在西湖杯决赛中落败,屈居亚军,成为大新闻。单金康回忆道:“夺冠并不算什么大事,但失利却成为那一年厂里十大新闻之一。”

1971年,他进入杭州市儿童体校,24岁加入杭州锅炉厂,作为队内门将,单金康赶上了浙江省最后一波职业足球热潮。“那时候我在‘红太阳’踢球,大家都认识门将阿康。”他和现在在绿城的许德明、曾担任绿城主教练的吴金贵都是队友,一起效力于浙江工人队。“我跟他们很熟悉。”

阿康在锅炉厂足球队的最后一场比赛也颇具意义。1991年,杭州的友好城市岐阜市的民间代表团来杭州访问,行程安排了一场民间足球赛,对手是锅炉厂。“浙江电视台全程录制,杭州锅炉厂全员放假观看,体育场里挤满了锅炉厂的人,但最后我们还是输了。”

燃烧的篮球_篮球燃烧的岁月_《篮球燃烧的岁月》

单金康(后排左一)与队友合影。

如今,单金康因为腿部韧带撕裂,已经无法再进行剧烈运动,只能一心照顾上四年级的孙女。或许是遗传吧,小孙女也非常喜欢足球,在学校自豪地宣传:“我爷爷是一名足球运动员。”

(原标题:《李焕英唤醒一代人的国企体育记忆》黄慧娴编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