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队上一次夺得东亚运动会冠军是在2001年。无论重要程度,还是阵容,今晚是他们近年来距离冠军最近的一次。决赛结束后,我想说一句“气势”——尤其是当一位前国家队主教练说输球的原因是“范斌让球队控卫坐板凳太久”时。球队的控卫往往是掌控球队气势的人。赢球时,他要么碾压敌人,要么稳定节奏;输球时,他要么快速进攻,要么稳扎稳打。控卫坐板凳,掌控局面难吗?

其实在刘晓宇(伤势尚未痊愈)被替换下场时,国奥队一度领先,而此前国奥队已经连续多轮没有得分,砍下12分12篮板的核心球员孙桐林的受伤是一个转折点。或许是人员配置的事实扼杀了国奥队的夺冠希望。然而,在伤停补时近十分钟的时间里,我却在思考同一个问题——

这场一度领先 10 多分的决赛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难以置信的?换句话说,如果真的有这样的势头,那么势头是什么时候开始逆转的?

几个月前,在“马尼拉惨案”中,台北队控卫洪志山在第二节末的超远三分球,是所谓“逆势”的存在:谁都知道那是幸运的一球,但从那以后,我们的国家队就被台北队的连续进攻打得落花流水。今晚的比赛,是我们的队员在终场哨响时投中三分球,但反败为胜的势头,却在第三节最后三分钟被对手掀起。

问题可能出在战术上。进攻方面,我们的进攻火力不如拥有戴维斯和林志杰的台北,但上半场国奥队拼尽全力,手感不错,保持领先。其实整场比赛,除了第三节末段和进攻最后阶段的“断电时间”,我们一直保持着非常好的手感——你看西热力江,三分球10投5中。决赛能有这么稳定的投篮,很不容易。重点是防守,应对对方防守的策略。上半场国奥队和台北队都采取了人盯人防守(台北队防守底线球时会换成双人防守),对戴维斯和林志杰的限制做得不错。我们没出什么大问题。只是防守挡拆的时候,我们的大个子拖得挺好,但后卫有时冲不上来,给对方几次三分机会。 但下半场台北改打221全场紧逼,半场回来后又改打23双防:前者让国奥队连续出现多次失误,后者则凸显我方进攻23双防手段不佳。

第一步中锋去罚球线,不管用?第二步中锋去掩护无球射手,不管用?第三步前锋45度角切到罚球线,还是不管用?没办法。面对23联防,我们的三个应对,都强调一个“外”字,恨不得内线没人站,谁进去谁就出局(幸好国奥队的篮球打得准)。反之,对方进攻,我们刚防住32联防,刘铮、林志杰就开始突破,不管用,还有曾哥的巧妙应对。这不能怪范斌,因为他的棋子里没有这三个人。

似乎有这么一条可笑的规律:每当中国队参加比赛时,只要对手开始使用全场紧逼,势头就会被夺走。韩国、昔日的伊朗、如今的台北,都会在比赛的某个阶段——最有可能是第三节,默契地使用全场紧逼和区域防守,好像其他时候他们只是在跟你客气,一旦出现紧逼就真的打起来了?当然不是。篮球是一项魅力千变万化的运动。由于体能和实际情况,没有一支球队会在一场比赛中只使用一种进攻或防守战术。即便我们进攻紧逼和区域防守像我们这么差劲,也不可能让对手在场上有五个人从底线一直跟着你,直到你把球扔到篮下,贯穿整场比赛。

难道防守战术一改变,气势就没了?

其实我更愿意相信,根本不存在什么“气势”,“中国特色气势”。尤其在你们每一位球员都满怀热情和斗志的时候,在今天中国篮球似乎要落到中国足球的地步,而昨天又刚刚逆转了以意志力强著称的韩国的时候——每一位年轻人都想赢,都想赢下眼前这群几个月前才刚刚以耻辱的方式打败老大哥的同胞。这没什么邪,只是我们在攻防两端,在特定的时候、特定的情况下,表现得比较弱。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,当然和某位球员在特定时刻是否必须留在场上关系不大。

从这个意义上来说,国奥队刚刚在决赛中以和几个月前在马尼拉一样的方式输掉比赛,并不是什么新鲜事。范斌说,他为队员们的拼搏精神感到骄傲,但国奥队集训时间很短,只有六天的合练,输掉比赛有些可惜,但并不遗憾。要明白这意味着什么——我们只集训了六天,就差点打败了同样欺负国家队的队伍。即使不是因为我们实力优越,但这是我们努力的结果。

但很多事情都不是一个人奋斗就能实现的,比如总冠军,比如顺风球打赢球,比如严密防守进攻,比如年轻球员保持头脑清醒不犯无谓犯规,比如翟晓川的持球进攻能力,比如西热除了三分球之外的其他进攻手段……

总之一句话:努力值得称赞,但仍然需要练习。